做好深圳產品設計需要哪些素養?
相信所有做設計的人都對美有自己的理解,對美的理解的不同和設計師個人素養有一定的關系,那么想做好功能和體驗再或者轉化和日活這些指標才是;又好像是,不美的話誰又會為你的設計買單呢?這個問題在我內心一直都很掙扎,也不知道啥時候自己說服了自己,覺著這個問題好像也不并是什么是非題,如果產品設計把美當做素養,在素養的驅使下完成目標,似乎就可以一舉兩得吧。
所有設計都需要講道理,唯獨美不用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深圳設計最近幾年的設計評審多多少少都帶有一些哲學問題,你應該會經常被問到類似的問題:“這做的是啥?為啥做?干啥用?”;可能是環境驅使,設計師們再做設計的時候從如何創造 “美” 的問題過渡到 “解決用戶問題兼顧美” 再到 “設計賦能商業” ,這個思路倒是問題不大,我也很贊同,只不過因為扭曲的理解,導致現在我面試過的設計師,無論什么級別都會或多或少的跟我聊兩句“公司戰略” 、“業務方向” 和“未來發展”,雖然我給自己定位也是業務型設計師,但按我個人理解,不管賦能什么,創造美都是我們的基礎要求,只不過因為是最低門檻,按理是達成共識的事,但如今確被忽略了。
回歸話題本身,我想你我的認知應該都認為設計是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大概率可以找到規律去解釋其中的原理;比如下面排版的例子,它之所以看起來還不錯的原因,可以輕而易舉的用構成的方法來解釋:按照這個規律,我努力的回想過去幾年的設計工作,也發現是有有一些方法可以盡可能的提升設計美感(雖然也沒辦法找到很具體的方法來達到驚艷美的程度,倒也算對我自己有些許的指導意義),歸納起來就是“隱喻”+“構成”:方法很基礎,道理很簡單,想起看舌尖上的中國經常聽到的那句話:“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設計應該也是相同的道理。不過盡管案例如此,但很顯然設計又與同其他的學科相比有那么一點不同,它是美驅動的,表達美是設計天生的使命(每當闡述這個觀點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已故的錘子科技)。也許一般的美可以被解釋(可以順藤摸瓜找到原因),但驚艷的美卻難被冠以理由;回想一下各大手機廠商發布新系統的時候觀者勢必是先被漂亮的界面、美妙的交互、順暢的動效吸引,這是種非理性的沖動,一時也很難講出什么邏輯,倒是用戶的感受恰巧驗證了“驚艷的設計通常來源于直覺”吧。
所以,即使很用心的總結方法,尋找創造驚艷美的理由,但到現在為止我依舊沒辦法用驚艷美作為衡量標準,因為每個人對這個概念的定義不同,所以只能說是為了目的(產品)而去表達吧;我覺著這對所有設計師也都一樣,美是素養,并非指標。
深圳產品設計覺得美是設計師的素養,而不是對產品的單一指標,我們需要用心去發現美,去尋找驚艷美的理由。